查看原文
其他

祝贺!川大人入选首届“全国医务名匠”!

大川 四川大学
2024-10-19

崇尚人文精神,彰显医者仁心


在8月19日

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

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重磅揭晓

首届“全国医务名匠”名单

我校华西临床医学院(华西医院)

郭应强教授

荣获该称号



郭应强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,目前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(华西医院)副院长、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。他从事医学事业三十余年,始终践行“厚德精业 求实创新”的华西精神,助力健康中国建设。


开创“不开刀的瓣膜置换术”

作为国内经心尖穿刺导管内主动脉瓣置换术(TAVR)的“开创者”,郭应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,不断探索治疗新边界,凭借二十年心脏大血管外科经验和近万例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积累,牵头研发针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介入治疗产品,实现我国心脏瓣膜产品及技术向发达国家输出。



目前,郭应强牵头组建的中国首个心血管外科医生主导的TAVR临床团队,已完成TAVR手术超2000例,第一例手术用时四个多小时,而现在只需30分钟。该项技术也已经完成临床转化,是全球首款、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(AR)和狭窄(AS)双适应症的TAVR瓣膜产品,目前已推广至国内外300余家医院。团队每年还开设培训班、进行手术带教和理论培训,培养近200家医院的微创手术人才,为西部基层医院培训心脏外科医生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,如今全国每年有1万余名患者接受TAVR手术。今年6月,团队在西藏拉萨地区成功实施了首例TAVR手术,在3500米海拔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书写了医疗援助的新篇章。




攻关一个个“心”难题

秉持着对医学事业的热爱,郭应强还不断攻关“心”难题。以TAVR为例,当时针对主动脉瓣“关闭不全”还没有太多可参考的经验,郭应强团队作为第一批“吃螃蟹的人”,不断尝试、反复实验,为了更精确的实验数据,频繁往返于成都和上海,反复实验论证,最终在临床上取得成功。



郭应强的攻关力还体现在团队合作上。三年前,郭应强带领团队大量查阅文献,研究出患者最适合接受手术的时间是在发生心梗后的10到14天。术时和ICU、麻醉、体外循环、心内科的医生配合,恢复患者血供。术后运用碎片时间在微信群及时更新患者病情,形成线上虚拟会诊室,共同制定诊疗方案,扭转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存活比例。


近五年,郭应强牵头制定国际首个AR的TAVR技术规范,申请发明专利14项。2022年,他主持完成的“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技术体系研发及应用推广”项目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。



“师带徒”传递医学薪火和华西精神

作为临床前辈和教师,郭应强始终坚持“立医先立德,为医先为人”的理念,培养博士后、研究生58名、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300余人。谈到热爱的医学事业时,郭应强说,“我爱做手术,这是我坚持做医生的最大动力。我经常问学生,你爱不爱这项职业?如果你喜欢它,你可能会坚持;但当你真正热爱时,你不仅会坚持,还会投入8小时以外的时间去钻研。”


自2022年起担任医院党委常委、副院长,分管医院门诊部、学科建设等工作后,郭应强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宗旨,做了大量创新举措,自2023年起整合院内17个部门近3000项检验检查项目,成立集中缴费检查预约中心,平均为患者节约40分钟时长,以实际成效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。

据了解,首届“全国医务名匠”选树宣传活动坚持优中选优,面向基层一线、突出创新匠心、注重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、聚焦重点学科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、彰显中医特色。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,经过广泛推荐、择优推荐、专家媒体评审、会议复评、公示等环节,最终从29个省(区、市)和国家卫健委直属系统医院推荐的64名人选中,遴选产生20名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、荣誉基础扎实、行业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首届“全国医务名匠”。


【今日大川】

来源丨校工会 华西临床医学院(华西医院)

责编|曹丹


川大夏日小确幸

不止AB面!这是川大人的精彩暑假!

川大学子,全国一等奖+6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四川大学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